新华社北京11月27日电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实施服务业扩能提质行动”。这对于提高服务业发展能力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服务业扩能提质行动是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服务业发展成效显著,服务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24.5万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76.6万亿元。2024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7%,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6.2%,继续发挥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作用;服务业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为48.8%,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突出。但同时,也面临优质服务供给总体不足、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开放程度不够等问题,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实施服务业扩能提质行动,着力解决服务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强化监管、促进创新,有利于提升服务业发展质效,加快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服务业扩能提质行动要坚持扩大有效供给与提升发展质效并重。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在“四个着力提高”上下功夫、求突破。一是着力提高供给质量。以满足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各行各业转型升级需求为目标,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全面提高生活性服务业供给能力和水平。二是着力提高产出效率。服务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就业人员占比高,服务业的产出效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断凸显。不断提高服务业产出效率,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三是着力提高创新能力。服务业的创新能力集中体现为服务业经营主体创新创业的能力和活力。服务业涉及行业领域广泛,经营主体量大面广。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必须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创新活力的经营主体,特别是要壮大一批服务业龙头企业、平台型企业,带动服务业全产业链提升创新能力。四是着力提高开放水平。形成更高水平的开放型服务业新体制,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上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整合利用全球服务资源的能力,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
把握好实施服务业扩能提质行动的重点任务。要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扩大市场准入和开放领域,扩大单边开放领域和区域。完善服务业监管治理,健全服务业数据安全保护管理制度,完善服务业消费者权益保障制度,创新适应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监管方式。完善支持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强化要素保障,统筹用好相关财政资金,积极吸引社会资本,综合运用金融支持工具,共同支持服务业发展。扩大优质经营主体,在服务业重点领域遴选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培育力度,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分领域研究制定推进方案,全面提升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发展水平。促进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多样化、便利化发展,加强服务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加快发展健康、养老、育幼、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物业等服务业,提升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能力和水平。提高融合化发展水平,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强服务标准和质量品牌建设,推动服务业数智化发展。
责任编辑:温军红
来源:新华社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