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世界,地区热点此起彼伏,冲突危机延宕反复。团结还是分裂、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攸关人类命运的“时代之问”,中国早在2013年便给出了答案。
2013年3月,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重要演讲。面对时代潮流大势,习近平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理念。
在习近平引领下,中国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追求发展、呵护文明的伙伴携手并肩,共同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中越铁路合作机制启动;中非携手推进“六个现代化”、共同实施“十大伙伴行动”;在中国中亚合作框架内建立减贫、教育交流、荒漠化防治三大合作中心;中拉启动团结、发展、文明、和平、民心“五大工程”……从“小而美”的务实合作到大手笔的蓝图擘画,无不着眼于人民福祉,回应广大发展中国家提高自主发展能力的需求,彰显计利天下的大胸怀、立己达人的大格局。
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的新理念新主张新倡议,汇聚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这是行胜于言的中国行动,是兼济天下的中国担当。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今日之中国,正携手世界在迈向现代化的道路上加速奔跑,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征程上阔步前行。
统筹:韩珅、王志斌
编导:张旻曦、马晓冬、黄培锋
摄像:杨永全、许可欣、杜大鹏、赵婧怡
配音:王帅龙
包装:夏勇、杨震男
鸣谢: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
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通讯社出品
责任编辑:温军红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