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 题:加强警示教育、筑牢作风防线、破解民生难题——重庆、云南、青海、甘肃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新华社记者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重庆、云南、青海、甘肃等地对标对表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强警示教育、筑牢作风防线、破解民生难题,做到真查真改、落地见效,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以案为鉴“治未病” “刀刃向内”查问题
开展警示教育是一体推进“三不腐”的重要举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着眼提升警示教育实效性,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分层分类分领域推动警示教育,因时因势探索创新方法路径和形式载体,实现警示教育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权力关、金钱关和美色关,我这‘三关’,关关‘失守’,对自己痛恨自责……”前不久,在重庆云阳县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警示教育会上,警示教育片《风腐歧路》披露了云阳县民政局原局长向国成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由风及腐的案件细节,令在场云阳县部门、乡镇党政“一把手”深受教育。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云阳县深入剖析相关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暴露出的内部约束薄弱点、权力运行风险点。“在思想上加强警示,在监督上做实举措。”云阳县纪委书记王磊说,县里结合监督检查、巡视巡察、信访举报等,从政治素质、担当尽责、廉洁作风等方面对部门单位“一把手”及班子成员开展精准“政治画像”,提升对“关键少数”监督实效。
“依托学习教育,完善办案、监督、教育闭环管理机制。”云南曲靖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曲靖市在对问题干部审查调查中,同步采集忏悔书、剖析材料等,建立警示教育资源库;审查调查结束后,召开案情通报会、专题民主生活会、警示教育会等,对案发单位进行政治生态分析调研,督促查漏补缺、建章立制,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的综合效果。
强化问题整改整治 持续筑牢作风防线
“清廉不是口号,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近日,重庆梁平区屏锦镇举办了一场以“清廉青语”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该镇11名年轻干部上台演讲,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基层带来的深刻变化中挖掘鲜活素材,讲身边人说身边事。
“坚持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作为年轻干部‘成长第一课’和‘终身必修课’,严管厚爱校准成长航向。”屏锦镇纪委书记刘德成说,年轻干部思想活跃但定力有待锤炼。通过学习教育,促使年轻干部系牢思想“安全带”,筑牢作风防线。
学习教育期间,各地推动干部开展“自我体检”,加强理论学习、问题查摆、整改整治。结合“自我体检”、领导干部帮助指导等,青海湟源县寺寨乡党委副书记李红霞深入查摆了自己的问题。“我分管党建经费管理工作,以前对相关政策有理解不到位的地方。通过学习教育,系统学习了党建经费管理办法、为民服务经费专项管理办法。只有把政策学透,才能正确用权履职。”李红霞说。
云南德宏州针对资源集中、权力集中部门关键岗位干部,构建“纪检+审计+群众”多元监督体系,全程监管资金使用、项目决策等环节。德宏州梁河县以任前培训、廉政谈话、风险排查为抓手,为新任职干部注入“防腐疫苗”,已开展150余人次岗前廉政教育。
工作实效检验学习成效 小事入手写好“民生答卷”
各地坚持敞开大门搞学习教育,接受群众监督,接受群众评判,在乡村振兴、企业发展、民生保障等一线工作中,以工作实效检验学习成效。
“晒尔村留守孤寡老人吃饭不方便,新村里有食堂,可不能忘了老村的人”“邻居装修水漏到了我家,请村里帮忙调解一下”……在青海湟源县池汉新村议事亭里,村民围坐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反映生活中的困难。驻村第一书记蒋咸俊边听边记边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池汉新村由晒尔村、莫布拉脑村等易地搬迁村组成。从驻村开始,蒋咸俊想得最多的还是如何让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结合学习教育,蒋咸俊在村里落实开门教育要求,通过群众座谈会、入户走访等,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
“以往一半的时间得用在开会、检查等事务性工作上,现在我们把这些时间都放在园区大棚里、村民家里,随时了解产业发展情况和群众需求。”甘肃皋兰县阳洼窑村党总支书记魏正家每天扎在产业园里,跟企业聊行情,跟村民聊生活。
指导市级以下层面将所有考核事项整合为一个综合考核;加快规范村(社区)组织工作事务和证明事项……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甘肃持续巩固精简基层考核事项工作成果,帮助像魏正家这样的基层干部减轻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精力聚焦主责主业。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让基层作风焕然一新。记者在阳洼窑村采访时,大伙儿说现在村里出现了“三多三少”:“虚头巴脑”的事情少了,实事求是的动作多了;基层干部坐办公室的时间少了,走村入户的次数多了;推诿扯皮的少了,真抓实干的举动多了。
责任编辑:温军红
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