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司法改革加速推进。巡回法庭、立案登记制、公益诉讼……这些听起来有些遥远的词汇,在今年悄然细化、落实着全面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夯实着社会的公平正义,满足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生活诉求。司法改革,不仅为全面依法治国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让人们看到了法治走上“快车道”的光明前景。
【关键词一 :巡回法庭】杜绝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
2015年1月28日,最高法第一巡回法庭在广东省深圳市挂牌成立;
2015年1月31日,最高法第二巡回法庭在辽宁省沈阳市挂牌成立。
这两个巡回法庭的设立,代表着全面深化司法改革的崭新起点,也意味着司改迈出了符合司法规律的重要一步。
自今年2月起,最高法巡回法庭开始受理和审理案件。如今,接访近1万人次,依法处理与救助帮扶相结合,为第一巡回法庭赢得口碑;11个巡回审判点遍及东北三省,成为第二巡回法庭的一张名片。
最高法巡回法庭的设立,旨在排除干扰,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杜绝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还有利于最高法自身集中精力制定司法政策和司法解释,审理有重大指导意义的案件,更可对地方法院审判案件和地方政府依法办事起到重要的监督制约作用,从而推进整个司法系统回归本位。
【关键词二:立案登记制】让公民诉权得以伸张
2015年5月1日,《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正式施行,截至9月底,全国法院共登记初审案件620余万件,同比增长31.9%。以“立案登记制”取代“立案审查制”,公民诉权得到了进一步保障,“打官司”变得更加便利。
同时,立案登记制将改变过去“信访不信法”的观念,将更多的社会矛盾纳入法治渠道解决,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义重大。
当然,在立案登记制推进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一方面,案件数量的增加以及一些司法人员的离职,让“案多人少”“供给不足”的矛盾更加突显,行政案件大幅增加同样给法院带来巨大挑战;另一方面,虚假诉讼和滥用诉权的现象逐步显现,在现有法律制裁基础上,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如何加大对类似问题的惩治力度。
【关键词三:陪审员制度改革】根治“陪而不审、审而不议”现象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是司法体制改革中的必要部分。
在司法实践中,“陪而不审,审而不议”使人民陪审员的权力打了折扣,制约人民陪审员制度功能的充分发挥。
今年4月,最高法、司法部印发《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方案》。5月,北京、河北、黑龙江、江苏、福建等10个省区市的各5家试点法院,开始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改革人民陪审员选任条件、扩大参审案件范围、完善参审机制,重点解决“陪而不审”的问题,是此轮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截至11月8日,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陆续完成,试点法院新增选人民陪审员7800余人,总数增至法官员额数的4倍左右,拓宽了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的渠道,推进了司法民主,促进了司法公正。
【关键词四:法官检察官员额制改革】解放司法生产力,提升司法效率
建立完善的司法人员管理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一环。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是今年司法体制改革的重头戏,员额制,也成为各法院、检察院自我革命的重要举措。
作为第一批司改试点的上海,率先探索建立法官、检察官员额制。根据试点方案,上海的法院、检察院工作人员将分为法官、检察官、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等司法辅助人员以及行政管理人员三类,分别占队伍总数的33%、52%、15%。截至今年9月,全上海入额法官、检察官分别为2296人和1565人。
6月,江苏、安徽等11省(区、市)启动第二批司改试点工作。12月底,第三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地区北京、河北等14省(区、市),已向中央提交试点方案。其中,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都是这些地区司改的重点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卫东表示,“通过员额制改革,一方面能够体现法院、检察院中法官、检察官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能让法官、检察官更科学、更合理地办案、审案,避免‘案多人少’的情况出现。”
【关键词五:公益诉讼改革】公益诉讼告别民间力量
2015年,检察院公益诉讼的试点改革可谓盈科而进。在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后,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授权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部分地区开展公益诉讼试点工作的决定》,选择北京、内蒙古、吉林等13个省(区、市)开展试点。之后,最高检印发《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方案》。
自试点改革开展以来,公益诉讼告别了“民间力量时代”,迎来了“国家队”。这对改变目前社会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冷淡”现状,将起到较为积极的推动作用。
截至11月底,试点地区共摸排公益诉讼案件线索339件,各地区已报送最高检审批的案件11件。12月16日,山东省庆云县检察院因县环保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依法向庆云县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检察机关开展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工作后出现的全国首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
[责任编辑:毕薇]